当前位置:布凡特攻略库 > 教程技巧 >

下里巴人是指什么?

布凡特攻略库将跟大家是介绍关于下里巴人指的是什么的,希望可以帮你解惑。

下里巴人是指什么?

下里巴人是指什么?

下里巴人 ( xià lǐ bā rén )

解 释 下里:乡里;巴:古国名,在今川东一带。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(下里即乡里,巴人指巴蜀的人民,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),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。与"阳春白雪"对举

出 处 战国·楚·宋玉对楚王问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: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

用 法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示 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:“现在是'阳春白雪'和'~'统一的问题,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。”

近义词 通俗易懂

反义词 阳春白雪

【成语】阳春白雪

【拼音】yáng chūn bái xuě

【出处】战国楚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: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……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”

【释义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。现比喻高深的、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【结构】“阳春”和“白雪”构成并列结构。

【用法】常作主语、宾语,也作定语。

【示例】长老听了,赞叹不已道:“真是~,浩气冲霄。”★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四回

下里巴人指什么

下里巴人(拼音:xià lǐ bā rén)是一个成语,最早出自于战国·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。

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期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通俗歌曲,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成语故事:

战国时期,楚国有一位文人名叫宋玉。楚王平时总是听到别人说宋玉的坏话,就对宋玉的品行产生了怀疑,于是就把他找来,想问个仔细。

楚王对宋玉说:“先生的行为,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!你看,有那么多人对你不满意,都在孤的耳边说你的坏话呢!”

宋玉听完,微微一笑,并没有立即否认,而是从容地答道:“大王还是先让我说个故事再来解释吧!”楚王很是好奇,点点头,示意宋玉继续说下去。

宋玉说道:“原来,有一个很会唱歌的人,他常在楚国的都城唱歌。刚开始的时候,唱的是楚国民间最为流行的通俗歌曲《下里》《巴人》。这时候,都城里的人听了,有好几千人都跟着他唱。”

宋玉继续说:“但是后来,这个歌者唱《阳阿》《薤露》这样的曲子就有些高雅了,不是所有人都能懂,所以这个时候,就只剩下几百个人跟着他唱了。最后,当他唱起了《阳春》《白雪》,虽然歌曲曲调优美,抑扬婉转,但是大部分人都只能围观欣赏,没几个人能跟着唱。这说明歌曲越是高深,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。”

“宋玉,你到底想说什么呢?”楚王仍有些疑惑不解。宋玉一笑,顺势沉着地回答说:“大王,我想说的是,文人和文人之间也和刚才那个故事一样。那些志向高远、品行高尚的人,一般人又怎么会理解呢?而我宋玉就是这样的人啊!那些说我坏话的人,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理解我的行为和我的志趣,就只能在您耳边说些对我不满的话罢了。大王,您觉得品行高尚难道是不检点吗?”

下里巴人

楚王听完宋玉的解释后,觉得宋玉说的话很有道理,也就没有继续再盘问下去了。

成语寓意:

高雅文艺和通俗文艺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,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排斥、彼此对立的,而是相辅相成、彼此补充的,因为“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,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多方面、多层次的”山。

他们既需要得到教育和启发,又需要得到放松和宣泄;既要得到娱乐,又需要得到美的熏陶;既需要提高,又需要普及。不管是曲高和寡,还是下里巴人,都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。有人喜欢这样,有人喜欢那样,没有必要刻意去贬低别人。生活中,人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喜好,尊重别人,别人才会尊重自己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